
麦芽的功效与作用
(1)麦芽治产后腹中鼓胀,不通转,气急,坐卧不安:麦蘖一合,末,和酒服食,良久通转。
(2)麦芽治病久不食者,可借此谷气以开胃,元气中虚者,毋多用此以消肾。亦善催生落胎。《本草正》
(3)麦芽温中,下气,开胃,止霍乱,除烦,消痰,破癥结,能催生落胎。《日华子本草》
(4)麦芽治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而致食积不消者,则可与党参、白术、陈皮等同用,以增健脾消食之力
(5)麦芽用于肝郁气滞,胸胁胀闷,及肝脾不各,嗳气少食等证,常与香橼、佛手等配伍,以增其舒肝和胃之效。
(6)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。补而能利,利而又能补,如腹之胀满,膈之郁结,或饮食之不纳,中气之不利,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,则效非常比也
(7)麦芽消食滞,化痞积,治小儿宿食不化,积滞痞块,面色萎黄,不思饮食,腹大膨胀。(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化积散)
麦芽的营养价值
麦芽含淀粉酶、转化糖酶、蛋白质、蛋白分解酶、维生素B、卵磷脂、麦芽糖、葡萄糖等成分。若将本品制成浸膏,有滋养补益作用。其它补脾润肺药作煎膏(膏滋)时,本品可作滋润、赋形剂。

麦芽的中医价值
中医认为,麦芽色黄白,性温、味甘,入脾、胃二经,具有强健脾胃、润肺止痛、补中益气的功效,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胃痛、胃酸过多等有着良好的疗效,由于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,脾胃强健了能够让人体吸收更多营养,化生更多的气血,所以麦芽糖还具有补五脏、消除疲劳、改善睡眠等作用。
著名的中医典籍《伤寒论》中有个很出名的中药方叫小建中汤,是用来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疼痛的经典验方,由桂枝、生姜、大枣、麦芽糖等六味药组成,其中麦芽糖是方中用量最多且作用最强的一味药,其中医药用价值可见一斑。
麦芽的炮制方法
1.生麦芽取麦芽除去杂质即可。
2.炒麦芽取净麦芽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表面深黄色,偶见焦斑时,取出放凉。
3.焦麦芽取净麦芽置锅内,用中火加热,炒至有爆声,表面焦黄色,攻出放凉。
4.麸炒麦芽先将麸皮撒于锅内,待麸皮冒烟时,倒入净麦芽,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,取出,筛去麸皮,放琼。每麦芽1kg,用麸皮0.09kg。
麦芽的食用禁忌
1、麦芽久食消肾,麦芽不可多食。《食性本草》
2、凡痰火哮喘及孕妇,切不可用麦芽。《药品化义》
3、豆蔻、缩砂、木瓜、芍药、五味子、乌梅为之使。《汤液本草》
4、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麦芽。《本草正》
5、无积滞,脾胃虚者不宜用麦芽。《本草经疏》
麦芽的热量
麦芽的热量总卡路里:307大卡(每一100克)
摄入307大卡热量相当于做以下运动:
走路 80分钟
跑步 38分钟
跳绳 30分钟
健美操 65分钟
麦芽怎么做好吃
一、麦芽塌饼
准备材料:草头、米粉、糯米粉、糯米粉、豆沙、生石灰

做法步骤
1.买来的草头清洗干净,跟的部分全部切除不要
2.生石灰(或者用一点小苏打)里加入水让其融化
3.锅里加入水和生石灰水,煮开后放入草头煮三分钟左右,一定要煮软,去掉涩味
4.从锅里拿出后用清水反复清洗
5.在砧板上将草头剁碎
6.在锅中重新加入一碗水加入剁碎的草头煮开后滤去一些水分备用
7.把上面还滚烫的草头加入已经混合好的米粉和糯米粉(比例为10:2),和面
8.和好后把面团揪成块,在放有湿布的蒸架上,冷水锅蒸到煮开后再煮3分钟左右
9.取出,等到面团有点凉了后一点点加入麦芽粉再揉均匀
10.面团揪成小剂子,包入豆沙,摁扁
11.平底锅底部加一点油,放入摁扁的饼,中小火煎到两面有点焦色就可以拿出
12.锅里加糖和水煮到水变得粘稠,就可以淋在饼上,麦芽塌饼就做好了
二、红枣麦芽饼干
准备材料:黄油100g、低筋面粉200g、麦芽糖50g、白砂糖30g、盐1g、红枣干40g、小苏打1g、奶粉10g

做法步骤
1.将红枣干切小丁备用;低粉,小苏打,奶粉,共同过筛备用
2.将材料A中的所有材料小火加热至完全融化,离火,加入红枣丁搅拌均匀至完全冷却
3.将C中的材料,加入到1中,切拌式搅拌至无干粉,用手压成面团状
4.将面团装入保鲜袋中,压扁,放入冰箱中冷藏15分钟
5.在操作台上撒上适量手粉,将面团放在上面,用擀面杖擀成0.5cm厚的面皮
6.用叉子在面皮上戳一些小洞,切成方形片,放在烤盘中
7.放入到已经预热到180°的烤箱内,中层,15分钟,烤好后取出晾凉即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