烘焙视频/蛋糕篇10:「中卷」双重巧克力浓郁卷/香香香香···香喷喷的巧克力卷~

真巧克力蛋糕胚(28*28cm):
适量
鸡蛋:
4个
牛奶:
55g
植物油:
50g
低筋面粉:
60g
可可粉:
15g
细砂糖:
60g
盐:
1g(1/4小勺)
黑巧克力:
25g
巧克力奶油:
适量
淡奶油:
150g
细砂糖:
10g
黑巧克力:
30g
1
提早一天制作巧克力奶油。 使用微波炉操作方便快捷,如果没有,请按此配方根据「巧克力奶油蛋糕」步骤制作巧克力奶油。
2
淡奶油放在可入微波炉的容器内,加入细砂糖。
3
加入巧克力。
4
晃一晃,让淡奶油没过巧克力。
5
盖上盖子。
6
中火微波30秒左右。 用手触摸杯壁,微微温热(不是很热)就好了。 千万不要加热过度。 如果没有把握,最好10秒钟一次,取出来感觉一下温度。 外壁温热,说明奶油在30-40℃之间,恰好是巧克力溶解的温度。
7
趁热搅拌至砂糖和巧克力都融化掉。
8
盖好,冷藏一夜备用。 冷藏不可以省略。
9
第二天我们来烤蛋糕。 植物油和牛奶一起倒入奶锅,一边搅拌一边小火(注意!是小火!)加热10-15秒。
10
摸摸锅壁有一点点烫就关火。 这个时候,液体温度在45-50℃之间。 千万不要加热到开始冒泡快沸腾,我们只是温一下奶方便溶解融化啊~
11
如果你的锅很薄(冷却速度快),那么可以直接筛入可可粉。 像我这种厚锅,关火后把液体放一边(反正够厚保温没问题),取一打蛋盆过筛可可粉。
12
倒入液体。
13
搅拌均匀。
14
此时摸摸盆壁,略有温度但不会烫手,大概在35-40℃左右。 倒入巧克力,慢慢搅拌至溶解。
15
搅拌过程也是帮助降温过程,待巧克力完全溶解后,筛入低筋面粉。 此时盆子只有一点点温热,和手心温度接近或略高于手温,如果感觉比较热,静置冷却。 否则会造成面粉糊化后面就很难拌匀。
16
搅拌成团。
17
加入蛋黄。
18
拿出捣糍粑的力气用力搅拌成粘稠的蛋糕糊。
19
接下来打发蛋白,分三次下糖(糖和盐混合一起)。
20
直到湿性发泡,提起打蛋器,会弯起一个小弯钩。 (打的比薄卷硬一点)
21
低速缓提甩掉打蛋头上的蛋白霜。
22
挖一勺蛋白霜和蛋黄糊拌匀。
23
一开始不好拌匀,因为蛋黄糊比较稠。 如果用蛋抽,那么要时不时用力把蛋黄糊砸回盆子里。 如果用刮刀,那么请用切拌的方式尽可能快的拌匀。
24
速度要快,姿势帅不帅无所谓。 不要怕消泡,尽可能快一点大致混合均匀就好。
25
倒回蛋白霜中。
26
捞拌均匀。
27
用刮刀贴紧盆壁整理面糊。
28
高处入模倒入铺有硅胶垫的烤盘里。
29
向四角倾斜。
30
震出大气泡。
31
180℃ 中层 20分钟左右。 这个蛋糕卷比较容易掉皮,所以建议铺硅胶垫做反卷,如果要正卷,请最后开热风烤硬一点,出炉后正面朝上完全晾凉再脱模。
32
出炉后震出热气。
33
马上脱模。 刮刀紧贴四壁一滑到底。
34
盖上油纸。 放上晾架。 翻转倒扣(小心烫) 轻轻抖动脱模。 蛋糕一角轻轻撕开硅胶垫,就能得到完整的毛巾面了。
35
盖回去防止水分流失。
36
等待蛋糕冷却时打发巧克力奶油。 天气很热,最好准备一盆冰水。
37
隔冰水低速打发巧克力奶油。
38
直到非常结实。
39
准备卷制。 拿掉硅胶垫。
40
盖上油纸,左右各长15-20cm。
41
放上硅胶垫(防滑)
42
翻转。
43
撕掉表面油纸。
44
斜切掉前后边缘。
45
抹上奶油。
46
双手提起擀面棍拉起油纸。
47
轻压定型。
48
擀面棍提起油纸在蛋糕前上方往前拉,利用油纸均匀发力将蛋糕往前卷。
49
直到擀面棍碰到垫子。 左手往前拉,右手往后推,用力抽紧蛋糕。
50
冷藏定型后切块,可以开动啦!
相关推荐
  • 柠檬蜜(止咳良方)

    朋友推荐的止咳良方,下厨房里居然没看过,决定把它写下来,因为平时喝也很好喝,又润喉解腻。我现在冰箱里还一大罐呢。    老公久咳不愈,天天吃药、炖冰糖雪梨、还尝试了盐蒸橙子,都不见好,最后试了这个方子好了。推荐给大家收藏。
    其他 67976 浏览
  • 白兰地荔枝戚风

    #殿殿手作Studio# #白兰地荔枝戚风#夏天的水果比较多,大家一起来做水果戚风吧~今天买到新鲜的糯米糍刚好拿来做荔枝戚风哈!做法和之前的差不多,蛋白打至湿性发泡后可以再用低速打一会儿,将蛋白中的大气泡变成细密均匀的小气泡,这样才能使戚风蛋糕的组织更加好看哦~模具依旧来自@彩味之行
    其他 74325 浏览
  • 凉拌蒜蓉西兰花

    西兰花营养不仅丰富而且含量高。萝卜硫素帮助我们防癌抗癌,抗坏血酸增强肝脏解毒能力,多吃多健康~加上李锦记蒜蓉 清炒凉拌都好棒!(我是李锦记的托儿)
    其他 59783 浏览
  • 牛肉夹馍

    其他 78827 浏览
  • 潮汕姜薯甜汤

    姜薯长得像短粗且不直的山药,但口感比山药爽滑且脆,潮汕地区有吃姜薯汤的传统,姜薯去皮擦成薄片煮熟,不过姜薯产量低而且种植的地区越来越少,所以现在姜薯变得很难得,而用山药冒充姜薯的越来越多
    其他 79415 浏览